探秘生命四大要素之一:地磁場
發布時間:2021-11-04 會員:
什 么 是 磁 ?
在電磁學里,磁是這樣定義的。當兩塊磁鐵或磁石相互吸引或排斥時,或當載流導線在周圍產生磁場,促使磁針偏轉指向,或當閉電路移動于不均勻磁場時,會有電流出現于閉電路,這些都是與磁有關的現象。凡是與磁有關的現象也都會與磁場有關。
磁的存在和我們有什么關系呢?
人類對磁的應用由來已久。早在公元前2000年古希臘便有用磁石給人看病的記載。后來阿拉伯人將磁用來治療肝疾病,德國人用來治療肩酸痛、神經系統疾病。李時珍所著《本草綱目》就記載了“磁石辛味寒酸主治固弊風,濕肢節腫痛不可持物”的功效。《本草綱目》中也有記載用豆粒大的磁石塞于耳中療病的病例。
到了上個世紀60年代航空事業得到了空前的發展頻繁的太空活動后宇航員出現頭暈、惡心、乏力等亞健康狀態。正是這是由于缺磁造成的。醫學家給這種病癥稱為 “磁饑餓癥”。科學實驗表明體內平衡狀態的破壞將直接導致細胞的快速衰老。從此缺磁現象與人體衰老問題的就受到了大部分人的認識。
我們都知道生命的四大要素是:陽光,空氣,水,地磁場。前三者是我們密切關注,每天都會接觸和注意到的,但是我們卻往往忽略地磁場的存在和影響,為什么我們會忽略呢?根本的原因是:磁場看不見摸不到,卻又真實存在的。我們沒有離開過地磁場,只有離開過地磁場的人,才能感覺到磁的重要,就像是空氣的存在一樣。“地磁”看不見、摸不著、嗅不到,故而有人稱它是“地下工作的維生素”。
誰離開過磁場呢?
那就是宇航員,在過去的幾十年的宇航探索史上,大部分宇航員下來后會出現又吐又泄的情況,這就是“磁饑餓癥”。
但是大家要搞清楚兩個概念,地磁場和地引力是兩碼事,而且在航天領域流行的一句話就是:天上1天,細胞衰老的速度是地上的一年,當然這個也是需要看具體的航行速度來決定的。
據相關的記錄報道稱,加加林出現了頭昏頭痛、失眠乏力、便秘、心悸、血壓不穩、皮炎、關節疼痛、情緒暴躁、內分泌紊亂、記憶力減退、耳鳴等一系列淺顯的疾病癥狀。醫生查不出具體病因。3個月后,這些癥狀逐漸消失。導致加加林的病癥的直接原因可能就是:遠離了地球磁場!? ?
?
世界上的一切物體,小至基本粒子,大到天體都具有一定的磁性。地球是一個巨大的磁場,以南北兩極為中心,不斷發出強大的磁力線,使地面磁場平均達到每平方米0.5高斯。正是這種天然的磁場生物圈影響著人類的生長繁殖和身體健康。人類世代生活在 0.35—0.7高斯的地磁場之間,也相應形成人體的自身生物磁場。
磁場和我們人體有關系嗎?
我們整個人體是由不同功能不同類別的細胞組成,而鐵是紅細胞血紅蛋白的主要成分,那么磁場必然會影響到我們的一些組織器官的運作。血液的流動、蛋白質的分子細胞形成等等…
研究發現人類細胞可發現新生的細胞是圓形的,含磁量多,衰老的細胞是三角形的,含磁量少。
近年來地磁強度正急劇下降,據科學家研究預測了現今地磁僅是500年前的一半。人體生物磁與地磁保持一定的平衡,而現代工業文明破壞了這種動態平衡。現代生活的模式往往造成了人體磁力的不足,久而久之,人體便會出現“磁饑餓癥”。
資料顯示,人體長期缺磁會引發各種疾病,細胞缺磁活力低下就會加速機體的衰老,細胞缺磁血液會増加粘稠度從而導致血液循環不暢,各組織器官發生缺血、缺氧,引發循環系統、神經、泌尿及消化系統發生病變。
細胞缺磁還會促發神經失調、新陳代謝紊亂、細胞死亡加快,繼而出現腰酸背痛、心悸、失眠、全身不適等癥狀。? ?
細胞的壽命應該是多長?根細胞分裂學,人一生細胞分裂次數50 ~ 70次,細胞平均生命周期2.4年,所以人應該活120歲~168歲。
因為細胞缺磁導致細胞死亡加快,進而成為人過早衰老的原因之一,所以細胞“長壽”了人才能長壽。